<
m9n6小说网 > > 一觉醒来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> 第280章
    夏哭夜看崽崽要去搬冰块,起身道:“地窖有些滑,我去看着,免得崽崽和大壮踩滑摔着。”

    陆鸣点点头缩到了另一边。

    没多一会夏哭夜三人就回来了。

    夏哭夜刚从地窖里出来,一身寒气,这会太阳也快下山了,他也晒不到,就干脆回屋重新换了身衣服才回到陆鸣身边。

    不过,就算换了身衣裳,他身上还是凉悠悠的,陆鸣感觉到他身上的凉意,下意识靠了过去小猫似的蹭了蹭。

    夏哭夜被陆鸣蹭的火烧火燎的,他看看崽崽几人,又看看靠在他肩膀上的陆鸣。

    最终他深吸一口气,决定再忍忍。

    冷静下来,夏哭夜又将陆鸣抱回了自己怀里,“董婶,饭还有多久呀?”

    他今天算是彻底摆烂了,只想跟陆鸣腻腻歪歪。

    陆鸣整个人就跟没骨头一样任由他抱来抱去,他怎么摆弄陆鸣就怎么坐着。

    “马上就好。”董婶回了他一声。

    石叔和石归不在这边,董婶要做的饭菜就少了很多。

    不过崽崽和夏哭夜还是吃得很多就是了。

    夏哭夜像只餍足的猫一样把下巴搁在陆鸣头顶蹭来蹭去,陆鸣伸手推了他下巴一下,“一会给我头发蹭打结了我和你没完。”

    “老婆。”夏哭夜不蹭了,改成搭在陆鸣肩膀上胡乱嗅,黏糊糊的喊陆鸣,“老婆,老婆。”

    “干嘛。”陆鸣被他弄得痒痒的。

    “哎,崽崽和稚儿什么时候能长大啊,好想把他们分出去,独享咱们的二人世界。”夏哭夜像疯狂铲屎官一样摁着陆鸣狂吸。

    他都多久没和陆鸣温存了,好不容易见上一面,家里崽那么多,害得他都没时间没空间和老婆温存了。

    陆鸣有些好笑,“再等等吧,至少也要等稚儿二十岁。”

    夏哭夜:“……”还不如不说。

    两人腻腻歪歪,旁边崽崽几个小家伙吃刨冰吃得那叫一个欢畅。

    叩叩两声,房门被敲响,不等夏哭夜说话他家大门就被推开了。

    “公子,我听人说你回来了,我来……”林惠兰从门外走了进来,一进来就跟夏哭夜等人对视上。

    崽崽知道林惠兰是谁,看了她一眼就低头和小伙伴们继续吃刨冰了。

    倒是夏哭夜,他是第一次见林惠兰,之前连林惠兰的名字都没听说过。

    林惠兰脑子有些发懵,她看看夏哭夜,又看看陆鸣。

    看着两人还抱在一起,并且陆鸣没有要动的意思,她心里升起一股怪异的感觉。

    跟在陆鸣身边一个月,陆鸣给她的印象基本都是彪悍,无所不能,做事更是雷厉风行的强人形象。

    强人形象实在是太过深刻,所以现在看到陆鸣软乎乎的窝在另一个男人怀里,她感觉她的世界观正在崩碎。

    她就这么呆愣愣的看着夏哭夜和陆鸣,半晌都没说话。

    夏哭夜对林惠兰不感兴趣,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是陆鸣带回来的。

    陆鸣奇怪的看了她一眼,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林惠兰这才回神,她尴尬的低下头,“我是想告诉你一声刘掌柜他们来了,并且已经将糖全部提走了。各项手续我也已经办妥,就等你过目了。”

    陆鸣对她招了招手,只是坐直了身子,但没有要从夏哭夜怀里出来的意思。

    她低着头把手里的手续交给陆鸣,走到陆鸣身边时,她好奇的打量了下夏哭夜,长得挺好看,身上一股子书生气。

    除了刚才那小会的尴尬,这会再看,她发现这两人,还挺合适的……

    看了两眼林惠兰就收回了视线,她现在怎么说都是个有夫之妇,一直盯着别的男人看不合礼法,更何况这人还是陆鸣夫君。

    陆鸣细细看手里的合同,夏哭夜也在看。

    夏哭夜不爱对陆鸣的事指手画脚,虽然他也在看,但也只是在看罢了。

    第240章 盛家被抄,天澜商会瓦解,乡试

    时间眨眼而逝,二人黏糊几天夏哭夜又去了书院,而陆鸣也逐渐将手里的工作交给陆小一。

    家里的田地等繁琐事务陆鸣都交给了董婶。

    至于铺子里的生意,如今他的小吃店越来越红火,陆鸣准备开分店,于是就重新招了一些人让周婶等人做培训。

    对于小吃店里的小吃配方陆鸣并未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,而是悉数交给了周婶卫嫂子等人。

    如今他的生意重心已经不在小吃店上,小吃店固然赚钱,但占用的时间太多。

    他决定按照之前的计划前往其他州府发展其他生意。

    他第一站去的就是东州,东州这边盛产甜菜,所以陆鸣第一站去的东州。

    去东州期间夏哭夜隔几日就给他写信,其中一封信提及了天澜商会。

    天澜商会被上面彻底查封了,连带着盛家上下全部查抄。

    盛况和盛旭父子俩也被斩首示众。

    夏哭夜的来信里还说皇帝在盛家查出四亿两白银,房产,土地,当铺,银号等更是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这些资产加起来,比四个大夏朝加起来都还要富有。

    天子一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并非虚言,短短半个多月,皇帝查抄了盛家,连带着揪出几十个同伙,按照贪污的轻重抄家的抄家,斩首的斩首,惩处的惩处。

    当然,皇帝并未将几十人都全部斩首示众,甚至有些官员皇帝只是轻拿轻放,毕竟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,皇帝深谙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