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工作,店长把手套一扒拉,丢到仓库的纸皮箱上,长长的吁了一口气:“我都想离职了。”
陈知夏:“离职,这生意好好的,有钱赚怎么又要离职呢?”
老店长又是吁了一口气:“生意是好,我人不好了。”
老店长是陈知夏提拔上来的,对她非常的信任:“陈总,自从你走后,我感觉我们都生不如死了。”
陈知夏:“怎么说?”
老店长:“新来的总经理是真的很懂老板的心,一套一套的办法把我们往死里压。原来还有万八千的工资,现在底薪四千,绩效四千,考核的标准又近乎完美,上个月管控损耗,说我损耗高,把我的绩效工资全扣完了。你说我一个店长,一个月拿四千块钱工资,不是让人笑掉大牙。这是管理吗?这是不给人活路。”
“从基层好不容易爬到了店长,就想时间自由点,现在给我们设置了两个班次,上午7点上班,中午下班,晚上还要上班,下班那几个小时做点什么都很难,月休、年假全给扣没了,相当于全年无休了,我感觉我是牛马,不是人。”
门店的活很辛苦,几个女孩子当男孩子使,要搬货、卸货、做果切、导购、收银,还要接待客人。公司又规定上班不能坐,干着体力活从上班站到下班站足足八个小时,旁人看着都替这些女孩子感到心酸,要不是大环境不好,营业员也不会撑下来。
陈知夏略表同情:“唉。”
老店长好不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,一肚子的苦水:“陈总,你看看这几个新来的女孩子,手都打包到脱皮发白了。每天上班就不停的挑拣水果、给水果打包、洗水果做果切,一双手没停过。新来的干了两个月就跑,又要不停的招人。”
陈知夏:“碰到这种情况,你们有没有向公司提建议呢?”
老店长摇摇头:“没了,不敢提。提建议就被拉去开大会批评。”
陈知夏:“对了,最近的水果味道怎么变了?”
老店长:“换了供货商呗。”
陈知夏:“我记得之前的水果口感很好的,为什么要换?”
而且是靠原来的口味打出了品牌效应。
老店长:“陈总,这事这么大你没有耳闻吗?”
陈知夏:“少来,别卖关子。”
老店长:“原来合作的那几个水果基地老板都快逼跳楼了。公司说要做售后服务,借着自己的大体量压着水果基地签不平等协议。送货过程中水果坏了,当天卖不出去的水果,都让水果基地老板赔偿。那几个老板一年忙到头,最后结账一看,亏了几千万的银行贷款。于是,股东和股东掐架,老公和老婆也掐架,夫妻俩气到住院。集体到集团闹事,被黑小伙砸流血了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然后整个行业做优质果品的都把公司拉了黑名单。国内找不到合作伙伴了,现在天天打广告和国外合作了。嗨。”
怪不得公司的采购部从来没差评,也没有亏损、也没有失误、也没有批评。原来,风险全部由果业老板担着了。
陈知夏心里默默的感叹,这也太狠了吧,从上到下全部压了一遍。
老店长突然又来一句:“呵呵,你以为这就完了?”
老店长:“后来水果口感降低,成本降低了,给加盟商的进货价格还变高了。比如猕猴桃给加盟商的进货价7块钱一个,零售价才7.6元。加盟商忙活了一天,感情就赚了6毛钱。每天店里忙死忙活,业绩看着很高,一天好几千,扣除成本和损耗根本不赚钱。说实在话,我感觉集团的水果是卖给加盟商的,不是客户。反正他们不管加盟商死活,就要营业额数据,继续拉加盟商进来玩合同。”
“就算卖不出去货,也必须要进货,强制分配水果。上次公司进了一批美洲桔子,给加盟商的进货价33块一斤,这哪是橘子,这是黄金呐。门店卖不出去,加盟商全自己摊了。所以客户吐槽水果贵,公司也不慌,反正都卖给了加盟商。然后,加盟商天天上抖某平台关注老板一顿吐槽,被删评论了。加盟商累死累活都不赚钱,纷纷在转店,拉新的加盟商入场就可以脱坑。”
合同有约定加盟商亏损超过一年才能解除合约,没解除合同前,每天都要进货新鲜水果。也就是说,这一年门店哪怕亏损了、没人买东西,每天都要贴钱进货。公司的水果全部由加盟商买单,品质差也要买单,赚的就是加盟商的钱。
想起小秋说的培训让管理层鞠躬下跪,又想突然想起余总每天跟大家说要做有良知的企业,陈知夏突然感觉有点好笑。
其实真正需要被教育被培训的人,从来都不是打工人。是那些拿着社会的资源不为国家、人民做事的人。
很多人有大钱了,都以为是他的能力赚来的。其实不是,猪站在风头上都会飞,他们只是资源分配的幸运者。所以群众必须对他们有要求,他们拿大众的钱,更需要社会责任感和意识,要回馈社会,而不是中饱私囊。
普通人不乏能人,只是没有好的机遇而已。
陈知夏看了一下时间:“不早了,我这边约了人,你先忙。”
顿了顿后说:“你怎么规划以后?”
老店长无奈的叹气:“走一步看一步吧,这边实在解决不了就离职。”
陈知夏拍拍她的肩膀:“跟着感觉走,不要让自己太难。”
老店长:“好的,谢谢陈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