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9n6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献给仙君的be美学 > 第222章
    小草的父亲从村子里赶来照顾她,但是七天后,她还是在睡梦中悄无声息地断了气。

    俪姬无法相信:“怎么会呢?我昨天来看她,她还跟我有说有笑,我们说了好一会儿话呢。”

    她比澹台莲州的反应要强烈得多。

    当小草真的被换上寿衣,被父母雇了一辆车接走时,她还在站在门口眺望,总觉得能看到小草起死回生,从木车上重新坐起来,跟她说话。

    澹台莲州道:“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俪姬还怔怔的:“可是,可是,太子表哥你还把珍贵的人参给她吃了,还请仙女姐姐给她治病,她怎么还是死了呢?要是这样她还是死了,你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?她只不过多活了十天。”

    不光是俪姬,陪侍一旁的阿婉、阿霜都是这样想的。

    澹台莲州却毫不犹豫,笃定地回答:“有意义!

    “十天也好,一天也好,一个时辰也好,只要有一线生机就有意义,我怎么能不去救?”

    这次他会救,下次他还会。

    晚间。

    阿婉感叹道:“太子真是个怪人,我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贵族男人。”

    阿霜也说:“岂止是贵族男子。”

    此时此刻,她们的想法不谋而合,大体相似,她们想:作为媵妾来到昭国的她们不过是棋子而已,来之前,王后让她们一定要照顾俪姬,父王也叮嘱她们完成任务,必要时候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。

    但是,这个念头现在却动摇了。

    实在是忍不住去想,要是她从小生在昭国,生作太子的亲妹妹,太子会这样无情地让她们去死吗?

    要是她遇上小草这样的情况,昭太子与她们的父亲庆王之间,哪一个会救她?

    而俪姬还在因为亲眼见到小草去世而难过,夜里忍着小声哭泣。

    侍女都睡着了,她却哭得愈发清醒了。

    俪姬哭得久了,总觉得胸口闷,头晕,她给自己披了一件衣裳,蹑手蹑脚地出门去,想要透口气。

    她坐在廊下,仰头望着皎洁的明月,不知为何,泪意又涌了上来。

    一只手拿着一块手帕从旁边递到她的面前,胥菀风道:“别哭了。”

    俪姬像是魂魄被抽空,她傻傻地拿过手帕,拧紧,问:“仙女姐姐,你救不了凡人吗?”

    胥菀风缄默,她被问住了。

    她从有记忆起就在练剑、练剑、练剑,仔细一想,她更擅长杀,而不擅长救。

    昆仑以前甚至完全不沾凡间俗世,还是从这一代仙君开始,才破天荒地让弟子下凡去斩妖除魔,救下一个活生生的凡人。

    “假如是有妖魔要杀你,我还可以救你,但是生病了的话,我却没什么法子。”

    胥菀风实话实说:“太子救的比我要多。”

    俪姬不哭了,只是还在轻轻啜泣,肩膀抖动。

    胥菀风不甚温柔地劝她:“小公主,回去睡吧,晚上风大,别冻着了,你们凡人得了风寒是会死掉的。”

    俪姬乖顺听话地起身,才走了半步,她回过神,一双明眸泪汪汪的,问:“今天你不在太子表哥身边护卫吗?”

    胥菀风不回答。

    俪姬像是鼓起毕生勇气,又问:“……我能问问你的名字吗?我本名姓贺,单字一个菁,俪姬是我的封号,小名是皎皎。”

    胥菀风还从未向澹台莲州以外的凡人吐露过自己的名字,理智上,她不应当回答,但不知为何,被俪姬这双诚挚清澈的眼睛望着,她竟然回答了:“我姓胥,名菀风,还未出师,没取道号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澹台莲州正把自己关在屋子里,抱着小白发呆。

    每次遇见像这样会触动他心弦的事情,他都会强行抱着小白在深夜默默地难过,可能难过一会儿,可能难过几天,也可能更久。

    小白暖呼呼的,抱在怀里,就好像能将心都温暖起来。

    平日里小白都不喜欢被他这样黏糊糊地抱着,只有在时候会走过来,主动用脑袋拱一拱他,像是让他别再伤心,快点睡觉了。

    澹台莲州也不指望这家伙会回应,自言自语地说:

    “这时候我就觉得我还在十八岁,我怎么屡教不改呢?

    “小白,我做得还不够好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我知道我没办法救每一个人,但我就是会忍不住难过啊……”

    小白动了动耳朵,澹台莲州总觉得它的眼神像是在诉说着不理解,像是在说:你应当冷酷一些。

    澹台莲州:“兴许以后我会变成那样吧。

    “就像岑云谏那样,不是吗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澹台莲州停顿了一下,就像是心头被针扎了一下,他无法接受,很快反驳了这句话:“不,我还是不想学他。

    “我就是因为不喜欢他那个样子,不喜欢修真者那样视人命如草芥,我才离开了昆仑。

    “我要是也变成那样,我还是我吗?

    “那我就不再是澹台莲州了。”

    白狼闭上眼睛,低下头,不再作任何回应。

    一个出身低微的少女死去,并没有在这个世上引起任何的波澜,但是在郄城,这件事被传了开来,又传到更远,他自己惭愧,没有当成是功绩,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不日,传至幽国。

    到了荆玉山的桌上,说实话,他觉得昭太子这是心软到愚蠢的地步。